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祝福》教案

时间:2023-01-20 14:39:08
关于《祝福》教案三篇

关于《祝福》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祝福》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祝福》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根据情节和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

4、训练学生把握小说主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概括小说情节

2.把握人物形象

一.导入

1.列表回顾中学课本中所涉及的鲁迅的作品.文集.体裁

2.关于彷徨及祝福的创作背景

A.鲁迅此时的思想状况:由呐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历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

二、小说情节概括

(一)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二)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概括祥林嫂的悲剧人生

三、人物形象分析

(一)小说三次写到“祝福”,在鲁镇人们祝福时,祥林嫂都在做什么?(此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女主人公的际遇的悲惨和不公)

(二)小说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变化?(此问意在 ……此处隐藏15765个字……的形象。

回答:道貌岸然,是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卫道士。

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四叔的书房?

回答:书房可以看出四叔的思想旨趣的保守陈旧落伍,同时书房又有些破败,比如对联一半脱落,《康熙字典》未必完全,显示出四叔并非一个治学严谨的道学家。“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对联与他骂祥林嫂是谬种形成鲜明对比,具备讽刺意味,写出了四叔的虚伪。

提问:四叔爱讲半截句,是为什么?(“可恶!然而……”“然而……”)

回答:语言简短显得四叔的威严持重,也留给空间让读者去揣摩体会。这些话充分体现了四叔的思想既封建保守,又贪图实惠。

明确,通过分析四叔的形象逐渐变得丰满,这是一个反面角色,既道貌岸然,又贪图实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祥林嫂的命运发展。过几天,我们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把鲁四老爷和别里科夫做一个比较,这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负面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注: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和悬念)

提问:小说的标题为祝福,其中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呢?

提示:小说写了几次祝福?一共四次。一进鲁宅的祝福。二进鲁宅,两次祝福。生命结束在祝福前夕。祝福是什么?是一种备祭礼、拜神,放鞭炮,以祈求好运的民俗。

回答:1、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2、作者用祝福为题,包含了反讽意味,在鲁镇家家祝福的背景下,被众人歧视的祥林嫂却在这一刻死去,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3、祝福与祥林嫂的命运发展关系密切,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精神崩溃。

完成课后第三题的语言品析。

布置作业。

《关于《祝福》教案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