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音乐教案:啄木鸟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音乐教案:啄木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教案:啄木鸟1设计意图: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有趣的动物》。《啄木鸟》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针对大班幼儿欣赏,可理解为啄木鸟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苹果树找医生》的故事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图谱”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择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的经验准备:课前听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初步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具准备:欣赏图谱一幅、画有不同线条的卡片若干、幼儿表演用道具(树叶、啄木鸟鸟嘴)、磁带、录音机。
重点难点:
活动过程:
1、利用有关 ……此处隐藏4623个字……到要开始做动作的地方。
3、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演的方式感受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
师:在啄木鸟给树检查身体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在啄木鸟给苹果树捉虫的地方,可以做什么动作?最后,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树枝?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合作表演。
师:谁愿意当苹果树?谁来当啄木鸟?每只啄木鸟找一棵大树和他面对面站好。
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