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大雨小雨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雨小雨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雨小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知音乐明确的强弱对比,并用不同的歌唱力度表现歌曲。
2.在老师或同伴的指挥下,用动作,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合唱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图谱、表示大雨小雨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声效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下雨时的声音,我们来听一听。
师:雨落下时的声真好听,你们刚才听到雨声有什么不一样呢?
二、学习歌曲。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大雨和小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听!(教师清唱,提问)
师:你刚刚听到了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摆图谱)
2.师:老师刚刚唱的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吗?再听老师唱一遍。
(调整图谱)
3.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着图谱,跟着琴唱一遍。(师幼一起唱)
4.师:我们刚刚在唱大雨和小雨时有什么不一样?
(唱大雨时重重的,而唱小雨时却轻轻的)(师幼听钢琴唱一遍)
5.师:谁能用动作来模仿下大雨和下小雨?
(大雨 ……此处隐藏1620个字……:小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
(2)幼儿模仿小雨点的声音
(3)教师播放小雨的示范声音
小结:小雨淅沥沥,小雨淅沥沥,淅沥淅沥淅沥淅沥,小雨淅沥沥。
三、节奏练习,用乐器模仿雨声
1、幼儿自主听辨乐器的声音(铃鼓、沙球)
(1)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乐器,你们来听听哪个像大雨的声音?哪个像小雨的声音?
(2)引导语:还有许多乐器宝宝也想跟我们一起唱歌,就在你们身后,等会儿你们走到桌子前面,轻轻的拿起乐器摇一摇、听一听,哪个乐器像大雨的声音?哪个乐器像小雨的声音?为什么?
3、幼儿自主选择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以节奏型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节奏
打雷啦,下雨啦!
下大雨:大雨,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下小雨:小雨,淅沥沥,淅沥沥,淅沥沥。
四、合奏表演
1、引导语:打雷咯,下雨咯,雨点儿出来表演咯。
2、在音乐背景下,教师做指挥,请幼儿用乐器跟着教师的指挥按节奏进行合奏。
五、节奏律动《沙沙沙》
1、引导语:雨停了,乌云走了,太阳公公出来了,我们一起到花园里做个操吧。
2、幼儿跟音乐律动
律动动作:点点头、拍拍肩、拍拍手、跺跺脚。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轻松有趣,通过动作、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导入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整堂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较高,使得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