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时间的脚印教案

时间:2023-01-19 23:36:17
时间的脚印教案4篇

时间的脚印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时间的脚印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的脚印教案 篇1

导入新课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进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犸。一天,一头猛犸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犸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一)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 ……此处隐藏8265个字……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第6自然段):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第7~16自然段):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第17~20自然段):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第21自然段):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第22~29自然段)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第30~31自然段)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四)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大家讨论讨论,然后踊跃争当中心发言人,谈出大家的共识。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2、掌握生字难词。

《时间的脚印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