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具: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
2、学具:①幼儿分组操作材料:a铺地砖b串彩链c围围墙d排排队②花片③黑白方块若干。
3、环境创设:小动物的家。
教学过程:
一、以小朋友为“小动物布置新家”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1)铺地砖:提供蓝、白两种颜色的泡沫地砖,让幼儿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2)围围墙:提供四种颜色炮弹玩具,让幼儿按颜色及节数按规律排序。
3)做彩链:提供不同长短、宽窄、颜色长条手工纸让幼儿根据纸条多种特征串成彩链条。
4)种树:提供高矮、品种不同的树木,,让幼儿按其形状、高矮不同的规律排序。
2、自主探索活动内容的交流:
1)取分组活动的内容若干,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排法,请幼儿排一排,教师强调规律性。 ……此处隐藏8739个字……出的算式却是一样。” 并请幼儿根据算式自编应用题,加深对算式抽象意义的理解。
(点评操作中好友合作的情况)
1、交流
教师:“今天小朋友去玩过‘小鸟飞来了’你是和谁一起玩的?谁愿意来及介绍一下你们编的题目?”
请出两结伴幼儿,用小鸟磁贴在背景图上摆出活动单上的图景,演绎轮流编题、回答列式过程。
教师提问他们各自列出的算式意义以及得数(和)与两个加数的关系。
例如:1+9=10每个数什么意思?为什么1+9=10?(因为1和9合起来就是10)
教师:“有哪些小朋友编的题也列出了同样的算式?”
教师:“你们编的是同样的事情吗(不是)
那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会一样呢?”
(因为他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教师:“今天在编应用题时,你们遇到困难了吗?”
如果幼儿提出来,教师则问“是什么?”并组织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2、评价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你和朋友合作愉快吗?”
教师根据现场幼儿的表现进行补充点评。
评价要点:(1) 能理解一幅图的图意,根据图意编题、答题列式。
(2) 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材料。
3、结束 请幼儿将活动单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进行交流。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理解加法中得数(和)与两个加数的包含关系,能根据一幅图画编加法应用题,答题列式。但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材料上大多数幼儿可以达到,个别幼儿不愿与同伴一起合作,将材料全放到自己那边,还有的幼儿不遵守活动规则,一边编题一边说出式子,下次我需要在强调活动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