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3-01-19 14:38:21
【精华】桥教案五篇

【精华】桥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理解小说所表现的一种内在的优美。

2、体会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理解情节中的细节、情节的摇摆、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等技巧对情节运行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打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选段“我躺在担架上……”)这是一段同学们似曾相识的片段,在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作者曾以低沉压抑的笔调,描写一个受伤的士兵,他不知为何而战,更不知为谁而战,却已从三个月前还在课堂里画花瓶、描字的青春少年,变成了没有双手、没有右腿的可怜人了。罪恶的战争彻底毁灭了无辜的青年。尽管没有战争场面的炮火,有的只是压抑的叙述——战争使人变成了什么样子。当我们今天再次读到这一段文字时,心头依然是沉甸甸的。这位以独特的视角来诅咒战争的作者就是以写德国战后创伤著称的海因里希·伯尔。

二、简介作者:

伯尔是战后德国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被誉为是当代德国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种译本,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六年的军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鲜血、残骸、废墟……使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但也有人说伯尔的作品既弥漫着下层人民 ……此处隐藏6341个字……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

〈五〉、看图,后想图读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

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

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

〈三〉、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长度、建筑年代)

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

(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

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

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

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学习第三段

(1)读课文,了解段意。

(2)了解“七七事变”。

〈四〉、总结课文

1、说说喜欢卢沟桥的狮子的原因。

2、看图读课文。

〈五〉、尝试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精华】桥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