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项链》教案

时间:2023-01-18 23:36:27
《项链》教案汇编10篇

《项链》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链》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链》教案 篇1

设想:

在把握形象的基础上多角度探讨主题

1、梳理情节,构成项链式板书。

2、从末节入手,溯源而上,落实对结尾及女主角的形象把握

1)、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探讨

2)、作用

3)、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在玛蒂尔德身上发生?

抓第一、二……段细腻的心理描写加以揣摩,如“也”字,如“痛苦”、“梦想”

4)、经历过这样的事后,她怎么样了?

结合真相大白前的几段文字加以讨论,基本归结到从错位到复位,从物质的贫瘠到精神的富有的转变上。

5)讨论一难点和争议点:是否虚荣依然?

她坐窗前怀念的那段描写很有味道,值得咀嚼。就我看,从后文的议论来说,这是人之常情,符合艺术和生活的真实。

3、归纳主题一:人生是多么奇怪啊,成全与败坏尽在一念间

4、发现路瓦栽

1)、再次跳读课文,找其语言、动作诸细节感受这是怎样的男人。

如喝汤时夸张的话语、面对落泪的妻子“惊慌失措”“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可和“怎么啦,你?”比较、如舞会带衣叫 ……此处隐藏18660个字……的依据。

四个有关项链的情节,只有“赔项链”不具有偶然性,是玛蒂尔德对生活的抉择。

项链是假的衬托玛蒂尔德的单纯、诚实与守信,也暗示着上流社会的虚伪。

4.戛然而止的结尾有什么丰富的意味?

明确:①给玛蒂尔德心灵上沉重的打击,进一步批判其虚荣心。玛蒂尔德以青春为代价,节衣缩食,倾其所有,用10年时间还清债务,一旦得知项链是假项链,她为了夜会“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是对她的虚荣心狠狠的一击。

②深化主题。项链固然是假的,她所追求并陶醉于其中一夜狂欢也是假的,她梦寐以求的奢华享受同样也是虚幻的,不值得用有意义的生命去追求。

③空白的艺术手法,借无形表现有形,赋予空白丰富多彩的形象性,依据欣赏主体的不同,表达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三)品味小说主题

1.作者对玛蒂尔德是什么态度?你怎么评价她?

2.玛蒂尔德的悲剧源于她对现实的不满,对现实生活不满意的她产生这样的梦想错了吗?该如何看待她的梦想?

3.作者借玛蒂尔德的悲剧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明确:①小说通过对一个爱慕虚荣,一心向上爬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尖锐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批判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

②人生变幻,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社会残酷,人生残酷!

四、作业

《项链》构思巧妙,尤其是其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请你选择一题,展开想象,续写(改写)小说结局。

①改写结局:“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

②续写结局:“可是我那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项链》教案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