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核舟记》教案

时间:2023-01-17 10:09:39
关于《核舟记》教案汇总9篇

关于《核舟记》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核舟记》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核舟记》教案 篇1

文言文教学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语言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体内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第二个目标是“传承文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例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肯定要教中国的“谏”文化,教《出师表》肯定要教中国的“臣”文化,教《陈情表》肯定要教中国的“孝”文化。

一般来说,语言教学遇到的困难是学生没有“兴趣”,文化教学遇到的困难是学生没有“感觉”。能否找到一种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切近理解的教学方式,是搞好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核舟记》从语言教学来讲,主要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定语后置、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双重否定句等内容。这些内容,只能随文教学,但很容易陷于串讲的泥坑,使学生学得枯燥。从文化教学来讲,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我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以及这种精巧中的民间审美意趣。这一内容涉及审美,学生缺乏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作参照,很容易流于一般化。

根据《核舟记》的写作特点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时遇到的困难,我以“体验中国古代工艺品的精巧”为教学主线,将 ……此处隐藏21945个字……珠,对联、题名和篆文,共三十又四个字。

原文: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但是量一下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挑选桃核中狭长的刻成。啊,这样的技艺也真奇妙啊!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通假字( ) 本字( )

⑵左手倚一衡木。 通假字( ) 本字( )

⑶为字共三十有四。 通假字( ) 本字( )

⑷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假字( ) 本字( )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

⑴可: 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⑵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3.文言文往往将数词放在名词之后而没有量词。请从本文找出这样的佐证。

4.概括各段的大意

5.本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

6.概括第2段每句话的意思。这一段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7.写出文中对联的出处和作者。写这副对联有什么作用?

8.第5段,写核舟船底刻的题名、篆章有什么作用?

9.最后一段,作者统计全核舟的人员、器物、文字的数目,有什么作用?

10.“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这句话与哪句话照应?

1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核舟的?这有什么好处?

12.核舟的奇巧表现在什么地方?(本文哪些方面紧扣“奇巧”写的?)

1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关于《核舟记》教案汇总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