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劝学》教案

时间:2023-01-15 19:08:30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8篇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教案 篇1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

二、文学常识

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孔子为孔圣人,孟子为亚圣),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和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①孟子强调“法先王”;荀子强调“法后王”,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②孟子强调施仁政、行王道,强调以礼治国、民贵君轻;荀子主张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

②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所以要“明礼而化之”。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他承认儒家的基本思想,但事实上是法家思想的前奏者和培育者。

2、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此处隐藏24268个字……

“跃”“驾”——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层次分析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

8、先背诵本段,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中心论点

分论点之一

分论点之二

分论点之三

2、探讨:和周围同学交流讨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他的“性恶”说有什么联系吗?

3、本文运用设喻论证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4、本文在句式上还使用了对举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学生举例

讨论对举的作用

五、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内容: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当场默写课文

二、完成练习并检查纠正

三、预习《师说》

《关于《劝学》教案范文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