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2、把握文章多角度、多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报告文学中议论、抒情的作用。
3、理解文中孙晋芳及女排姑娘们身上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孙晋芳及女排姑娘们身上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三、教学难点:
理解报告文学中议论、抒情性结合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法设计:
以读为主,讨论中理解
六、课时划分: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对排球比赛了解多少?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排球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把掌声分给她一半。齐读课题。
3.题目中的“她“指的是谁?(板书:孙晋芳)
4.师生交流有关孙晋芳的资料。
5.从“一半”这个词你又能知道什么?
(引导: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最后得胜利是全体队 ……此处隐藏7948个字……>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八、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1、学生以“司马迁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以“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为题写一篇感想。3、在班上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走近司马迁
语文教案 篇7一.教学目标:
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
三.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介绍了哪些知识?
二、检查预习:
a) 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b) 检查朗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