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台阶》教案

时间:2023-01-14 14:39:05
关于《台阶》教案9篇

关于《台阶》教案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台阶》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台阶》教案 篇1

●学习目的:

课堂练习

1、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提示: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2、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神态描写——父亲专注别人的高台阶,他羡慕、向往,谋划如何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好台阶,也让人羡慕的神态。)

3、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提示:联系上下文,说明父亲具有谦卑、不骄的传统的民族风格。)

4、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提示:A、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说明他的谦卑。B、台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

5、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提示: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

6、第30段的含义?

(提 ……此处隐藏14786个字……课标及基础训练

1.在大屏幕展示本课课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感情。

(2)理解“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检查生字词。(多媒体投放)

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快速自读课文

(1)父亲为什么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子?

(2)父亲是怎么造成的一栋有高台阶的屋子的?

(3)新屋子造好了父亲发生怎么的变化?

2.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以上三个问题。

四、合作探究,感知文章

1.学生再次细读课文,并就文中内容提出问题。

2.学生将提出的问题拿到班级同学中进行讨论,并得出答案。

3.教师就同学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进行指导总结。

4.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加以补充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文章时解决。)

五、合作研讨,把握父亲形象

小组研讨,后把结果在全班交流。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六、深入品读,体会写法

同学找出本文中关于父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并朗读,说说它们的作用。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节。

七、问题研究,把握主题

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八、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们自己的父亲。

《关于《台阶》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