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精选】奥尔夫音乐教案(通用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目标:
1、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习小青蛙叫| 呱呱| 呱呱 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青蛙是怎样跳的?青蛙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现它大声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 ……此处隐藏10689个字……的听辩与摸索。
难点:角色扮演活动。
【解决方法】
重点: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难点: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动筹备】
道具: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时钟有很多种,有一种时钟里面住着一只小鸟每次叫小朋友起床时,就会打开小门探出头来叫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A段: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B段:感应两个乐句。
Coda: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配合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学生打招呼。
2、音乐律动
A段: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B段: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Coda: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拍手四次。
2、两人一组面对面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互拍手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