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 篇1设计意图:
主题《娃娃家》开展之初,我们收集了许多了东西,例如妈妈的发夹、丝带、爸爸的领带、袜子、宝宝们的玩具、零食等,有的放在“娃娃家”里,有的则放在相关的活动区域供孩子们个别操作(例如:排序、分类等)。其中甜甜的糖果是孩子最喜欢的,也是最有诱惑力的。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了“可爱的糖果”的主题分支。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根据这一年龄特征设想用游戏展开活动,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投入活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高了,活动的效果就会更好些。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游戏中有请孩子猜一猜、抓一抓、分一分、吃一吃四个环节,其中抓糖果、分糖果都是让孩子个体操作的,老师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与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在自已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糖果的特征(形状、软硬、颜色、大小、味道等等)。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此处隐藏1852个字……盒里发现了什么?猜猜接下来小猫会去哪里玩?
2页:它是怎么进到鞋子里的?(钻)个别幼儿示范钻的动作。接下来又会去哪玩?你是怎么知道的。
3页:它是怎么躺在书包里的?(教师总结“躺”的动作:脸朝上,四脚朝天,理解模仿“躺”的动作)接下来它会去哪玩?你是怎么知道的?
4页:小猫是怎么在篮子玩的?理解模仿“趴”的动作,接下来发生什么事?
5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猜测故事角色的心理活动。
6页:观察画面内容,了解故事的结局。
三、回顾故事内容
1、师幼共同回忆故事内容,并给故事取名。
2、个别幼儿复述故事
四、游戏:
淘气的小猫(巩固动词的理解)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双圆组合的方法画不倒娃娃。
2、练习在一定范围内涂色。
活动准备:不倒娃娃、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1、玩不倒娃娃:
幼儿分小组玩不倒娃娃。
教师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指认:“不倒娃娃的头、身体在哪儿?有没有腿?”
2、讨论示范: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演示双圆组合,重点是两只圆要连接在一起,即一个圆画好以后,第二个圆起笔从第一个圆的边线开始。
幼儿跟老师画连接的双圆。
教师讲解涂色的方法:
“不倒娃娃的新裙子可漂亮了,所以,我们涂色的时候不要弄脏它。”
3、幼儿操作
教师鼓励幼儿将圆圈画得大些。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画圆时是否掌握连接的方法以及涂色时不涂到线条的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