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力的教案

时间:2023-01-12 01:12:09
力的教案范文10篇

力的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力的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力的教案 篇1

1、一束带电粒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静止的小磁针的正上方,这时小磁针的南极向西偏转,则这束带电粒子可能是:( )

A、由北向南飞行的正离子束 B、由南向北飞行的正离子束

C、由北向南飞行的负离子束 D、由南向北飞行的负离子束

2、具有相同速度的质子、氘核和粒子垂直飞入同一匀强磁场中,则:( )

A、它们的动能之比是1:2:4,轨道半径之比是1:2:2

B、它们的向心力大小之比是1:1:2,回转周期之比是1:2:4

C、磁感应强度增大,则这些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增大,动能也将增大

D、磁感应强度增大,它们轨道半径减小,周期也变小

3、如图,与纸面垂直的平面AA'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磁感应强度为B和2B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假设最初有带电量+q的粒子以速度V处下而上垂直射达界面AA'某处,则应:( )

A、此粒子将反复穿过界面,其轨迹为半径不等的一系列半圆

B、该粒子的运动周期为

C、粒子每一个周期沿AA'方向有一段位移,其大小为粒子在下方磁场内圆轨道的半径

D、一个周期内粒子 ……此处隐藏14667个字……活动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事物的初步形象,是知识形成的中介 ,最后才在头脑里将获取的“表象”进行深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它要求教 师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和学具操作活动,丰富学生知识的“表象”,促进其理解,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让学生 说算理和公式的由来,这样使内化了的外部程序,经过大脑加工转化为外部语言,这样较好地培养了儿童逻辑 思维能力。

二、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把培养逻辑思维贯穿于教学过

程的始终

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以知识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长期培养 的结果。我们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把培养逻辑思维贯穿在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环节之中。

1.从认数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儿童是通过具体的物体理解抽象的数,认数中包含了对数形、数义、数序、大小比较及数组成的理解。教 材按着数的自然顺序,采用在原数上再增加1得出新数;新数减少1就得原数,使学生获得新数大于原数,原数 小于新数的认识,这样学生既建立了基数的概念,又增强了对数序的认识,对“增加”、“减少”含义的理解 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教材从认数2后运用图的直观作用,让儿童在“相等”的基础上认识“不等”,同时认识表示相等和不等的 符号(=、>、<)并用符号表示新数大于原数,原数小于新数,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对数的大小 及顺序的理解。从认数7以后出现了式与数大小比较,从图到式、从式到数使学生感受到式与数、数与式大小的 比较是数与数大小比较的发展,式只不过是表示数与数间的关系。这样的编排对加强数的认识,渗透辩证唯物 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极有利的,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起点。

《力的教案范文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