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影》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背影》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影》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语段(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难点: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
二、前提测评
正音练习: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晶莹(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照看行李( )
三、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 ……此处隐藏10662个字……的这一画面。
这张“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
四、父亲的背影何止千万,而作者单单记得这一个。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就是这个背影,让“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
请同学们联系“背影”描写之前的所有内容,认真研读、思考,作者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让他看见背影就潸然泪下?请在文中进行评点。
① 对父亲的感激、感动:
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这一背影让我了解到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他的种种做法“我”由衷地感激。
② 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特定环境)
祸不单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惨淡、生计难维直至.写作时已经是“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
劝慰我——天无绝人之路
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的背影,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③ 对父亲爱子情深的理解: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
“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
“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
“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买桔时的背影让作者深深理解了父亲,原来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