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时间:2023-01-07 05:40:28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悼念玛丽·居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1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集体与个别相结)

二、理解阅读。

1、这篇演讲词也是一篇悼词,悼词是从什么方面来悼念死者的?本文却是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呢?

(要点:生平业绩;道德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从道德品质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呢﹖

(要点:作者认为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才智的发挥取决于品质。)

3、文中介绍了居里夫人怎样的道德品质﹖

(要点:坚强、纯洁的意志、严于律己、公正不阿、谦虚、顽强、热忱。)

4、本文着重表达了爱因斯坦怎样的思想情感﹖

(要点:幸运地、崇高而真挚的)

三、疑难探究

1、怎样理解“她的意志的纯洁”?

(“纯洁”即单纯、无杂念。在这里表现居里夫人的意志坚定。)

2、怎样理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

(要点:居里夫人的严肃性是用任何方法都摆脱不了的,这是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使得她心情的抑郁所造成的。)

四、讨论交流《我的信 ……此处隐藏6159个字……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2、阅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采用“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即使……也……”“哪怕……”这样的句式表示让步关系。在偏句里用“即使”“哪怕”引出一层说话人认为是达到了某种极限的情况作为让步的条件,来强调和突出正句的意思。与“即使”“哪怕”相呼应的关联词有“也、都、总、还”等。这样的句式先退一步,再进两步,强化了肯定的语气,充分突出了优秀品质的意义。

第一句,强调和突出了“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偏句中的后者指的是“单纯的才智成就”,连才智方面的成就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品格,这还不表明优秀品格的意义吗?这句中的“即使”后面引出的是已经出现或存在的实际情况,这种让步不带假设性。

第二句退一步讲“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被继承很少很少(一小部分),也对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表明优秀品德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这句中的“哪怕”后面引出的是尚未出现的情况。这种让步带有假设性、预见性。

二、小结

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