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学》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劝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此处隐藏13634个字……
(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多媒体逐题显示:
(1)选出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蚓无爪牙之利
C.用心一也
D.先帝不以臣卑鄙
(2)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1)B(A.寄托:托身、寄居,今义多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C.用心: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肯动脑筋。D.卑鄙: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2)B(4句都是变式句,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
2.选五个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
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