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净沙秋》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净沙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净沙秋》教案设计1目标定向:
1.了解白朴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
3.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曲中创设的意境,感受文学的美。教学方法:采用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在你们积累的古诗词中,以写秋为主题的你还记得哪些?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1.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秋日》一诗中新颖独到地借秋之描写表现出了激越向上的感情,今天我们来看看元代的文学家白朴在他的散曲中是如何来表现秋之印象的。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以写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刘禹锡《秋日》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自由发表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导入对本曲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古诗词入手,意在引导、激发学生对文本曲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越调〕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①残霞:残余的晚霞。[宋]沈与 ……此处隐藏2867个字……写的?“
村,日,霞,烟,树,鸦六个景色,构成这幅秋景图。
2、看图,读句。你体会到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思考、体会、回答。
作者分别用了六个词语来修饰景物。“孤,落,残,轻,老,寒”,含蓄地表达了萧瑟、凄凉,伤感之意。
3、这样的秋,你喜欢吗?
六、过渡
这时,有一只鸿雁飞过来了。它打破了这里的一片死寂,给画面带来了一丝的生机。
一点飞鸿,为什么不说”一只“飞鸿呢?体会”点“的用词之妙。”影下“,指雁影投射在地下。
大雁要飞走了,它受不了这里萧瑟凄凉的秋天。它慢慢地飞去,越飞越远。作者痴痴地望着远飞的鸿雁,他仿佛就是那只鸿雁,他要到自己心中美好的地方去。
七、课件出示下一画面。
这幅图,也是秋景。这就是作者心中美好的地方。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它由”,山,水,草,叶,花“组成。分别用了”青,绿,白,红,黄“五个表达颜色的词来修饰。
生读体会,这个秋景与前面的秋景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这幅秋图,是明朗、美好、色彩斑斓的。
八、生再读元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元曲的意思。
九、体会元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本元曲,从头至尾,全是写景的,没有半个表达感情的词语。
2、作者是借是抒情,他的感情很含蓄,包含在景之中,你能体会出来吗?联系作者的生平理解。
3、前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图,暗示着当时的元朝社会 黑暗,死气沉沉。而后面明朗美好的秋景图,则是作者向往自由自在地生活。表达了作者宁可归隐山林,也不愿与元朝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