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 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 演示教具:两朵花
2、 幼儿人手两根蜡笔、两个瓶盖。
3、 幼儿人手一套记录用的卡片
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两朵花):“今天早上老师收到了两朵漂亮花,如果把它们分给两位老师,你们愿意怎么分?”
(2) 幼儿自主操作。
2、 基本部分
(1) 教师和幼儿演示分的 ……此处隐藏4241个字……宝宝喜欢的玩具或增或减,进行由坐到翻身够抓动作练习。然后转移位置进行练习,培养宝宝视觉定向能力。
三、结束部分:把玩具摆放在宝宝坐好的位置附近,让宝宝自己玩具玩。
大班教案 篇6目标:
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尝试创编诗歌。
发挥想象力,萌发喜欢瓢虫的情感。
准备:
瓢虫的教具两个,幼儿操作的小瓢虫指偶人手一个。背景图一张,记录卡若干。
过程:
1、小瓢虫的歌。
教师边操作瓢虫玩具不停地在幼儿身边飞动,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念完后将瓢虫停在手指上当戒指。
操作两只瓢虫一起飞动,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第二段,念完后将瓢虫停在衣服上当纽扣。
小瓢虫的歌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
根据幼儿的回答逐步出示记录卡。
根据记录卡幼儿和教师一同朗诵诗歌1-2遍。
2、会变的瓢虫。
瓢虫,瓢虫,飞来飞去老是脚步匆匆。刚才它飞到哪里了,看上去像什么呀?它还会停到哪里去呢?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玩瓢虫指偶,尝试把瓢虫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想一想瓢虫看上去像什么。
幼儿相互交流。你们的瓢虫飞到哪里了?变成了什么?
教师示范将个别幼儿的回答编到诗歌里去。
全体幼儿尝试创编儿歌,鼓励有创意的创编。
3、我是一只瓢虫。
刚才小瓢虫是在我们的身上飞来飞去,我们编出了很多好听的诗歌,现在小瓢虫还可以飞到花园里,田野里,幼儿园里,会变成什么呀?请你用记录卡把它先画下来,编一编儿歌。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