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马说》教案

时间:2023-01-01 23:36:35
有关《马说》教案合集10篇

有关《马说》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说》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有关马的成语吗?(学生列举)

(马不停蹄、马到 ……此处隐藏20221个字……p>1“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马说》教案 篇10

《马说》是传统名篇,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之一。《马说》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体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将深刻的寓意体现在具体的形象中是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

教材选入这篇文章,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阶段,而由“读字音”——“读文意”——“读文情”的逐渐深入课文的朗读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2、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但对文言虚词积累不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有关《马说》教案合集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