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安塞腰鼓》教案

时间:2023-01-01 05:41:15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8篇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塞腰鼓》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塞腰鼓》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强化朗读训练,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效果。(难点)

题目解说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是陕北人粗犷、豪迈、开放性格的象征。它是黄土高原上的“绝活儿”,被称为“天下第一鼓”。题目交代了记叙的中心内容。

生字词

茂腾腾:陕北方言,形容有活力的样子。

朴实:质朴诚实。

恬(tián)静:安静;宁静。

亢(kàng)奋:极度兴奋。

晦(huì)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羁(jī)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蓦(mò)然:突然、猛然。

冗(rǒng)杂:繁杂。

严峻:严厉,严肃。

烧灼(zhuó):热情激荡。

磅(páng )礴( bó ):(气势)盛大。

淋漓:形容畅快。

战栗(lì ): ……此处隐藏9390个字……时间到,讨论结束)

师:好了,时间到了,三组派一个代表回答

三组代表:作者通过描写安塞腰鼓的场面表达出安塞腰鼓壮阔雄浑的特点。

师:你是从哪找到的呢?

三组代表:从文章的第3~5段

师:同学们看一下他找的对吗?

生一齐:对!

师:还有吗?

三组代表:还有就是描写安塞腰鼓的响声,在第7~9段,安塞腰鼓的舞姿,在第11~13段,安塞腰鼓的后生,在第15~17段。

师:请坐,这位同学找的很好,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师:有人这样形容安塞腰鼓,说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冲劲,转身有股狠劲,挥锤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了一股牛劲,那么同学们,我们学习到了这里,你们感受到安塞腰鼓的这股劲了吗?

(同学们有小声嘀咕的,有人大声说“感受到了”)

师:我听见有同学在下边说没有呢,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最能表现出安塞腰鼓这股劲的段落,就是描写响声的这几段,老师起个头“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开始。

(朗读结束)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的有气势啊!老师也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能有这股冲劲和牛劲。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渲染了安塞腰鼓所渲染的生命的力量,大家都找一找是那一句呢?

(同学举手回答)

同学: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师:非常准确,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

生一齐读。

师: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作业,写一下你们家乡或者是你知道的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事迹等等,两百字左右,下节课我们要简单交流一下。下课!

《关于《安塞腰鼓》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