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科学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用两种方法表达时间。
2、通过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作息时间,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时间对比表》。
活动过程:
1、看懂图意:
(1)、教师解释图意:“画面上的两张图,分别表示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请你先将两边的钟点数填好,然后比较一下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有哪些方面不同?”
(2)、幼儿练习,教师给与适当的指导。
2、讨论交流:
(1)、集体验证填写的时间是否正确。
(2)、讨论幼儿园小朋友和一年级小学生一天的作息时间有哪些方面不同?
(3)、具体找出时间差异最大的方面内容。
大班科学教案 篇2【设计意图】
植物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天飞舞的柳絮、杨树、随风飘扬的蒲公英,这些也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接触到的,它贴近生活。所以对植物奥秘的探索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奇妙的植物中,蕴含着许多的奥秘,其中种子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 ……此处隐藏4695个字……启发,希望他们能渐渐养成节约环保意识、 变废为宝意识,为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铺垫;
3、教师可以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与幼儿多做互动,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听取听课老师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让我的这节手工课更加丰富多彩!
小百科:宝,汉语常用字,读作bǎo,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珍贵的东西,即《说文解字》:“宝,珍也。”引申为玉器的总称、玉质的信物、帝后太子的印信,也引申为珍贵的等义。
大班科学教案 篇8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准备:
实体青蛙一只 蝌蚪若干只 找好的小区鱼池内有很多蝌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师:你们听,谁来了?
(二)、经验再现:
1、哎,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细的尾巴)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出白肚皮、四条腿)
(三)、绘画记录现在蝌蚪的样子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见的蝌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把它现在的样子记住然后我们把小蝌蚪放养在小区的鱼池里下周我们在去看蝌蚪有没有变化好吗
1、小朋友画蝌蚪。
2、一起去观察小区的小鱼池内的蝌蚪。
(四)、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一周后小蝌蚪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延伸:每隔一周会安排一次去小鱼池观察蝌蚪的变化并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