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沉与浮》大班教案

时间:2022-12-22 23:37:06
《沉与浮》大班教案

《沉与浮》大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与浮》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沉与浮》大班教案1

教学目标:

1、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感兴趣。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水槽每组1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

2、记录表1张,分类筐3个。

3、《科学》下p.26~27。

教学过程:

一、猜测活动。

1、请幼儿根据原有经验猜测:这些物体放在水里面,会有什么现象产生?是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

2、将预测的结果记录在画册《沉下去浮上来》的表格中,并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活动。

1、请幼儿动手尝试,看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教师观察指导。

2、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并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三、交流活动。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将能沉下去、能浮上来以及既不浮也不沉的物品分类放在筐里。

四、拓展活动。

1、你能让沉下去的棉花再浮起来吗?

2、请幼儿想办法让浮 ……此处隐藏16950个字……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原因:鸡蛋在装有淡水的杯子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里是浮上来的。

3.引导幼儿操作材料,深入理解沉浮与盐量的关系

(1)教师进一步引导:蛋宝宝放在盐水里都会浮起来吗?要放多少盐才会浮起来呢?我们来做一做这个实验,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2)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两一组,合作探究。

(3)教师提供操作材料:每组一个玻璃杯,一份食盐,一根小勺,一根搅拌棍,记录纸和笔。

(4)教师提出实验要求:明确加盐、搅拌和记录方式等。

(5)幼儿合作操作实验并进行记录,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4.说一说沉浮规律,分享和总结经验

(1)请小组幼儿展示记录纸,并谈谈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教师继续提问引导:为什么蛋宝宝在刚开始加盐的时候没有浮起来,后来再接着加盐才浮起来呢?

(3)幼儿集体讨论,教师小结:鸡蛋浮起来有一个过程,盐放得少,盐水浓度低,蛋不能浮起来;只有在加入一定量的盐后,盐水浓度变大,蛋才能在水中浮动直至全部浮起来。

(三)结束部分——解除疑惑

1.展示有关死海的三张图片:躺在死海上看书;躺在死海上睡觉;在死海上打乒乓球。

2.教师解除疑惑:人们要在水里浮起来需要游动或者借助游泳圈等工具。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的海水不需要这样做人们就能自然地浮在水面,悠闲地看书,睡觉甚至打乒乓球。秘密就在于这个地方海水盐分的浓度非常高。

五、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探究的是生鸡蛋宝宝在盐水里的变化,那熟鸡蛋和生鸡蛋在盐水里的变化会是一样吗?老师在科学探索区提供了这些材料,小朋友们可以继续进行探究。

《《沉与浮》大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