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大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教案目的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教案准备
1、贴绒板上贴有分成两份的各种图形(有二等分,也有不是二等分的)。
2、人手一份吸管、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的材料。
教案流程
一、故事导入。
以《两只笨狗熊》故事引发幼儿讨论。
问题:为什么两只笨狗熊会上狐狸的当?究竟“笨”在哪里?
教师归纳:两只笨狗熊笨就笨在不会把干面包分成一样大的两份,所以上了狡猾狐狸的当。
二、探索操作。
1、提供幼儿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师:“假如请你帮忙,你会分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图形,请你们想办法把它们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材料:绳子、正方形、圆形、等边三角形、吸管等。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 ……此处隐藏4568个字……运?
二、阅读故事
1、阅读故事第一部分,提问“狐狸为什么要修指甲?小猪为什么会敲狐狸的门?谁比较幸运?请你们帮小猪想一些逃脱的方法。“
2、阅读故事第二部分,提问“小猪想出了3个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他为什么要想这样的办法?他是怎么让狐狸听他的话的?”
3、阅读故事第三个部分,提问“最后狐狸怎么了?谁比较幸运?”
三、总结:
1、这个故事中谁比较幸运?小猪是不是一开始就很幸运?为什么他能够逃脱狐狸的魔爪?他凭借的是什么?
大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2、尝试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重点: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
二、看图编7的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老师这里有一些组图,小朋友能根据图意口编应用题吗?
2、请幼儿单独编应用题。
3、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句子。
4、带领幼儿一起说应用题并列算式。
5、齐读7的加法算式。
三、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列算式。
1、花园里谁来了(一只蜻蜓,不一会儿飞来了几只蜻蜓)(6只)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你把算式列出来。(让幼儿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列出另外一道算式)。
2、草地上有2只小花猫,喵~喵~花园的草地上又来了5只可爱的小花猫,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花猫?请小朋友编应用题并说出算式。
五、评价幼儿作业,结束活动。